1.用氣情況
核算實際總用氣量,使用壓力;可按用氣設備統計法,原來用氣量比較法、同行業比較法多種相結合。特別注意使用壓力一定要精準,氣壓每上升1bar,耗電量增加7%。選型時一般增加余量10-20%(實際用量),以防止泄露和臨時增加用氣點,車間管道過于復雜或過長時需考慮壓力衰減等因素。
2.品牌選擇與考慮
1.國際一線、二線品牌相對知名度高,產品相對成熟、穩定可靠,但購置成本、維護保養成本相對上升,如同我們購車,道理非常相似。
國內壓縮機企業近幾年發展較快,不斷縮小與國際一線品牌的技術差距,部分技術創新甚至走在外資品牌前。故如果預算有限,可考慮國內一線、二線品牌,大部分具有一定相加比。
3.選擇產品要點
(1)穩定、可靠性
大部分的企業處于發展期,備用壓縮機少,那么穩定、可靠性是考慮的第一關鍵,宜選擇品牌產品、成熟型產品、正規生產廠家的標配以上產品,或者在朋友圈、同行圈打聽其選擇性品牌的性能、口碑。
(2)節能省電
壓縮機最大的成本是用電成本、約占總體使用成本的80%,如選擇一款高效率、省電、環保的產品,可為用戶減少一大筆成本,省錢就是賺錢。
(3)功能和配置
不同品牌的產品在功能配置也不盡相同,如遠程控制、自動開關機時間設置、遠程服務等。同級別的產品看配置,如壓縮主機、電氣系統、進氣閥、電機、風扇、電磁閥……一般以進口品牌、知名品牌為優。
內部結構和外觀,一般人看中外觀顏色、外形,最好考察同款機型看看是否方便維護、保養。
4.維護保養成本
由于天然氣壓縮機與汽車一樣,需要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需要了解清楚,以免掉進低價購買高價保養的陷阱。
5.供貨商的售后服務保障能力與口碑
供貨商是否為廠家直接授權代理商,一般一線品牌授權代理商在實力與售后服務能力方面還是可以的,不然,很可能會被廠家淘汰掉。
服務信譽度與口碑,供貨商的服務理念與行動直接影響到服務質量,最直接的就是看看其老板與高管的為人,人品如何、信譽度怎么樣?最好是到行業圈或朋友圈多了解其信譽度、服務態度與口碑。
6.關鍵因素:價格
價格與價值的評估,可根據四象限價值法進行對比:
是計劃中長期使用,還是過渡性使用……
是側重價格成份,還是側重能效成份……
購買的價格是否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與自己的預算相差多少?
同品牌,型號進行價格比較,不對等無法比較出價格,俗話說“貨比三家不上當”!
7.安全性
最重要的一點:要考慮天然氣壓縮機運行的安全性。天然氣壓縮機是一種帶壓工作的機器,工作時伴有溫升和壓力,其運行的的安全性要放在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