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市場體系建設是需要協調配套與系統集成的系統工程。近年來,天然氣消費量和進口量的快速增加使我國天然氣市場規模急劇擴張,與國際市場的聯系也日益密切,這些因素都使得我國天然氣市場體系建設的緊迫性和復雜性不斷提升。在新形勢下,我國要充分借鑒國外經驗,多措并舉、協調配套、系統集成、分步推進,構建公平競爭、開放有序、覆蓋產供儲銷各環節的現代天然氣市場體系。
(一) 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市場體系 的運行保障
一是夯實管網建設。根據《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目標,加快建設廣覆蓋多層次的天然氣管網與安全穩定的天然氣儲運系統,切實解決我國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于需求快速增長、管網布局結構不合理、網絡化程度低、體制機制障礙影響互聯互通與公平準入等市場痛點,形成全面互聯互通、公平服務、安全高效智能運營的天然氣基礎設施體系。二是加強儲氣設施建設。針對我國儲氣能力普遍不足、地下儲氣庫工作氣量、LNG接收站罐容占全國消費量比重偏低等儲氣設施“短板”,要壓實《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中的各項重點任務,加速推進地下儲氣庫和沿海LNG接收站儲氣建設。針對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提升,要著力擴大陸上通道輸送能力,拓展建設新的管道天然氣進口通道。
(二) 推進天然氣交易中心建設,優化交易市場體系的布局
大力推進我國天然氣交易市場建設,是構建競爭性市場體系的重要抓手。天然氣交易市場主要包 括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應根據我國天然氣供需格局、運輸布局、市場條件等,逐步推進多層次天然氣交易市場建設。基本原則是依托天然氣交易市場現有基礎,參考國際經驗,因地制宜,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逐步發展。具體而言,首先要進一步做大做強現有的天然氣交易中心,促進其市場制度的完善、交易品種的豐富、交易規模的擴大,爭取將其培育成有影響力的國家級天然氣交易中心。其次,針對目前地方籌建天然氣交易中心積極性高的情況,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資源中心與負荷中心距離有遠有近,可以基于我國天然氣資源分布與供需格局,由國家層面統一規劃,鼓勵建設差異化的、區域性的天然氣交易中心。通過建立多層次天然氣交易市場體系,促進競爭、提高市場效率,逐步形成競爭性市場體系,并進一步助推天然氣價格改革和體制改革。
(三) 加強天然氣市場制度建設,夯實市場體系的制度基礎
第一,要健全天然氣市場建設相關法律法規。貫徹實施天然氣領域現有法律規章及規范性文件,根據天然氣領域的新形勢,修訂完善現有的法律規章。在開展油氣法前期研究的基礎上,中長期考慮出臺一部天然氣領域綜合性法律法規的必要性。
第二,要逐步制定與完善油氣體制改革系列配套文件。根據《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明確的八項重點任務,逐步制定與完善油氣體制改革配套政策體系,應全面覆蓋天然氣勘探開發、進出口、管網運營、下游配售、產品定價、國企改革、儲備體系、安全環保等領域,成體系地制定與發布。
第三,要完善天然氣市場機制,尤其是要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總體思路,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天然氣產業鏈上游與下游,屬于能夠放開的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其價格應循序漸進、穩步放開由市場調節。
第四,要著力建設天然氣市場監管制度。要加強監管能力建設,構建明確的監管框架,理順監管部門間的職能劃分,建立相關部委共同參與的市場監管協調機制。針對天然氣領域尤其是上游中游存在的壟斷型市場結構,以及一些市場分割、行政壟斷現象,要引入并加強反壟斷法與公平競爭審查在天然氣市場監管中的應用。要更多地依賴市場監管而非行政干預,以構建清晰透明的市場規則、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為基礎,通過事中事后監管保障市場機制有效配置資源。
